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〔人間菩薩〕追隨星雲大師腳步 江陳喜美走出「給」的人生
2020-07-30
南屏別院榮譽功德主江陳喜美,許多人看到她的第一印象是容光煥發、神采奕奕,總是笑臉迎人,如果沒有提起,很難想像她今年已經81歲。「星雲大師說的『廣結善緣』和『給』,是我快樂的泉源。」在外是事業有成的經營者,然而做為佛光山數十年的虔誠信徒,最重要的是追隨星雲大師理念的行佛者。
至於從何時與佛光山結緣,大概就在近40年前,因為和友人駕車到佛光山,參加生平第一次的水陸法會,被當中的莊嚴攝受與感動,心中生起嚮往的願心。確實的年分已不復記憶,然而往後將近40年不退轉的願力卻是永遠不會忘記,「這幾十年來,無論在哪裡,我就是緊緊跟隨著星雲大師。」
數十年來,江陳喜美親身經歷佛光山不少重要歷史,像是恭迎佛指舍利,見證佛陀紀念館從無到有,當時的過程現在談起來,彷彿歷歷在目。不過她有個很投入的,就是星雲大師的「辦教育」,江陳喜美早年因為種種因素,錯失升學的機會,也因此,「教育」一直讓她寄掛在心。
四年前,第一批來台念大學的巴西如來之子,在台灣的第一站是到南屏別院,當時江陳喜美開心地接待他們。最近第一批7名巴西如來之子自南華大學畢業,看到報紙上他們穿著學士服的照片,她卻難掩落寞地問:「怎麼變少了?四年前明明不只這樣啊。」得知這群孩子離鄉背井來台讀書,可能會因語言文化不適應等因素而離開,能夠讀到畢業的已經很相當了。江陳喜美雖然人在高雄,仍託人轉送水蜜桃給這群如來之子,不是多貴重的禮物,卻乘載這四年來對他們的惦記與祝福。
此外,佛光山的僧眾教育她也很關心,年年參加佛光山叢林學院畢業典禮。她說,每次看到這麼多位法師即將投入弘法利生行列就深感歡喜,「覺得佛教有希望了!」她有張在叢林學院畢業典禮上與星雲大師的合影,當時的院長正是大師,可見這張照片意義之非凡。她將照片放在容易看得到的地方,時時提醒不忘追隨大師的腳步。
還有星雲大師成立的「好苗子計畫」、「雲水書坊─行動圖書館」等等,也是她所關心的。她認為,真正的慈善是教育,星雲大師百年樹人的大業當然要支持。另外,《人間衛視》、《人間福報》都是自創台、發行以來就護持至今,原因無他,就是希望人間的善美能夠繼續傳播不斷。
此外,星雲大師的書法更被視為傳家寶,除了自家、公司外,她也在專門出租學生的公寓內掛上大師的書法,曾有家長看到後表示,原來是佛光山的信徒,孩子住在這裡就放心了,儼然成了「品牌保證」。
江陳喜美的同修13年前往生,由於同修的佛事,讓孩子們看到佛法不思議的力量,現在家中三代都是佛光人,兒子媳婦親近道場,孫輩跟著參加共修、加入佛光童軍,堪稱佛化家庭典範。一輩子歡喜行佛、育有三子的江陳喜美,自然就把媳婦當成女兒般疼愛,媳婦逢人就說婆婆的好。江陳喜美常和家人分享學佛的好處,其身體力行所展現的言教、身教,更讓全家人都說她是家中的寶,有她在真是福氣。
事業交棒後,江陳喜美從不過問,給予兒孫輩充分空間,自己生活安排的多采多姿,過得很歡喜。樂於布施的她時常被問:「你這樣一直『給』,不擔心以後什麼都沒了嗎?」
「『給』了更快樂啊!」她說:「其實『給』的是信心、歡喜、希望、方便,別人高興,我也高興,這都是從星雲大師身上學到的。」講到這裡,江陳喜美又更神采飛揚了,「大師也是不斷的『給』,『給』的人生無限寬廣,是永遠不會失敗的投資。」
行走81年的生命之路,早已看遍風風雨雨,讓她深刻感悟到,在每一期的生命中,「留德」才是最重要的。「學習大師的理念,都值得了。」她繼續說:「哪一天我沒呼吸了,就把一切布施出去,為社會大眾做有益的事。」
江陳喜美說,她有個心願,就是下輩子要當出家人,可以淡泊知足、和佛法相應,繼續以歡喜心和人廣結善緣。
至於從何時與佛光山結緣,大概就在近40年前,因為和友人駕車到佛光山,參加生平第一次的水陸法會,被當中的莊嚴攝受與感動,心中生起嚮往的願心。確實的年分已不復記憶,然而往後將近40年不退轉的願力卻是永遠不會忘記,「這幾十年來,無論在哪裡,我就是緊緊跟隨著星雲大師。」
數十年來,江陳喜美親身經歷佛光山不少重要歷史,像是恭迎佛指舍利,見證佛陀紀念館從無到有,當時的過程現在談起來,彷彿歷歷在目。不過她有個很投入的,就是星雲大師的「辦教育」,江陳喜美早年因為種種因素,錯失升學的機會,也因此,「教育」一直讓她寄掛在心。
四年前,第一批來台念大學的巴西如來之子,在台灣的第一站是到南屏別院,當時江陳喜美開心地接待他們。最近第一批7名巴西如來之子自南華大學畢業,看到報紙上他們穿著學士服的照片,她卻難掩落寞地問:「怎麼變少了?四年前明明不只這樣啊。」得知這群孩子離鄉背井來台讀書,可能會因語言文化不適應等因素而離開,能夠讀到畢業的已經很相當了。江陳喜美雖然人在高雄,仍託人轉送水蜜桃給這群如來之子,不是多貴重的禮物,卻乘載這四年來對他們的惦記與祝福。
此外,佛光山的僧眾教育她也很關心,年年參加佛光山叢林學院畢業典禮。她說,每次看到這麼多位法師即將投入弘法利生行列就深感歡喜,「覺得佛教有希望了!」她有張在叢林學院畢業典禮上與星雲大師的合影,當時的院長正是大師,可見這張照片意義之非凡。她將照片放在容易看得到的地方,時時提醒不忘追隨大師的腳步。
還有星雲大師成立的「好苗子計畫」、「雲水書坊─行動圖書館」等等,也是她所關心的。她認為,真正的慈善是教育,星雲大師百年樹人的大業當然要支持。另外,《人間衛視》、《人間福報》都是自創台、發行以來就護持至今,原因無他,就是希望人間的善美能夠繼續傳播不斷。
此外,星雲大師的書法更被視為傳家寶,除了自家、公司外,她也在專門出租學生的公寓內掛上大師的書法,曾有家長看到後表示,原來是佛光山的信徒,孩子住在這裡就放心了,儼然成了「品牌保證」。
江陳喜美的同修13年前往生,由於同修的佛事,讓孩子們看到佛法不思議的力量,現在家中三代都是佛光人,兒子媳婦親近道場,孫輩跟著參加共修、加入佛光童軍,堪稱佛化家庭典範。一輩子歡喜行佛、育有三子的江陳喜美,自然就把媳婦當成女兒般疼愛,媳婦逢人就說婆婆的好。江陳喜美常和家人分享學佛的好處,其身體力行所展現的言教、身教,更讓全家人都說她是家中的寶,有她在真是福氣。
事業交棒後,江陳喜美從不過問,給予兒孫輩充分空間,自己生活安排的多采多姿,過得很歡喜。樂於布施的她時常被問:「你這樣一直『給』,不擔心以後什麼都沒了嗎?」
「『給』了更快樂啊!」她說:「其實『給』的是信心、歡喜、希望、方便,別人高興,我也高興,這都是從星雲大師身上學到的。」講到這裡,江陳喜美又更神采飛揚了,「大師也是不斷的『給』,『給』的人生無限寬廣,是永遠不會失敗的投資。」
行走81年的生命之路,早已看遍風風雨雨,讓她深刻感悟到,在每一期的生命中,「留德」才是最重要的。「學習大師的理念,都值得了。」她繼續說:「哪一天我沒呼吸了,就把一切布施出去,為社會大眾做有益的事。」
江陳喜美說,她有個心願,就是下輩子要當出家人,可以淡泊知足、和佛法相應,繼續以歡喜心和人廣結善緣。
最新消息
媽祖慈航護宜蘭 環保永續淨蘭陽
2025-09-28三好藝蔬節送暖花蓮 蔬食好市集護佑大地
2025-09-28佛光山三好藝蔬節 推動淨化社會行三好
2025-09-28南屏義工講習以法相會 共研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》
2025-09-28佛光山三好藝蔬節為花蓮祈福 傳遞愛與希望
2025-09-28【星雲大師全集19】佛教管理學.叢林的管理法②
2025-09-28普門寺幸福與安樂講座 信眾悠遊於山水詩詞中
2025-09-27新馬寺辦「SPM 華文試卷作答技巧學習營」 137準考生備戰學習
2025-09-27《星雲大師全集》395冊進駐頭份國中 弘揚三好精神
2025-09-27禪的自覺教育 從公案中悟入生活真義
2025-09-27
相
關
消
息